素质教育实施纲要
来源 / 发布时间 2017-10-27 / 点击 0

素质教育实施纲要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我院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并形成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良好格局,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依据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拓展计划”的意见》的通知,结合我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紧紧围绕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培养具有我院特色的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特制定本纲要。

一、素质教育的目标、原则

(一)素质教育的目标:通过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政治方向坚定,思想素质过硬,道德情操高尚,身心素质健全,职业人格完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和谐发展,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互为补充,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相辅相成,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标准要求,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

1、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

2、坚持理论知识学习与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统一。

3、坚持完善自我与爱校、爱国的统一。

4、全面发展与全员参与的原则。

5、全方位教育与全过程落实的原则。

二、素质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是观念信仰和价值取向,对人发挥导向激励作用,保证一个人的正确发展方向。主要包括:

1、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坚定的政治信仰;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具有较强的科学态度、竞争观念、法律意识等现代思想观念;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认知,让大学生有一个统一的、正确的行为准则。

2、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点培养大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等。

3、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力,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关键。要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抗挫折能力,总结经验战胜失败的能力。弘扬“众擎易举,卓尔不群”的学院精神、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勤奋学习、热爱劳动、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

4、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大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孝敬父母、关爱他人,讲文明、懂礼貌,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文明行为习惯。

要求:1、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没者和可靠接班人。

2、贯彻落学院党总支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出“两课”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3、贯彻落实学院《加强和改进学生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完善机制,落实措施,促进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的提高。

4、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公民道德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5、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学生道德建设的核心,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倡导互敬互爱互助互谅的精神、多为社会、为他人做好事,反对个人主义。

6、提倡集体主义精神,把个人成长发展与国家、社会进步统一起来,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损公肥私,损人利已。

7、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教育;在学生中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结合我院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爱院、爱班、爱宿舍、爱护花草树木的社会公德教育。

8、结合学生专业实际开设不同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9、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要组织学生参加必要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

10、开设社交礼仪选修课,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文明礼貌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升国旗、入团、入党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二)专业素质教育

专业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有比较强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能力,有理性批判意识,尊重客观事物发展的科学务实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能力。

1、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专业基本技能:学生应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专业基本技能,根据各专业特点不同,学生应掌握的专业基本技能有所区别。

3、职业能力: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

要求:(1)加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各系专业建设、制定专业标准、课程标准,编写适合实际工作需求的教学大纲,做好各专业课程建设、既要重视专业理论的教学、更要把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把提高人才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技能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

(2)加大实习实训建设力度、围绕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做好实习实训规划,上好实训课程。

(3)各系各专业通过专业技能大赛,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技术能力的兴趣,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并把这一活动制度化、规范化。

(4)借助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节,开展学生科技发明、创造、创作成果展,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

(5)在学院文化艺术节期间,进行学生专业风采展示、学生社团成果汇展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6)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社会实践能力。

(7)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把握。

(三)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包括文化素养、艺术修养、思想道德素质等诸多因素。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主要在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体现出来。人文素质教育,重点是向大学生传授必须的人文社科知识,完善人才的知识结构,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

要求:1、实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程,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将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列入人才培养计划,开设必修课、选修课,要积极开展各类专题讲座,专题研讨、报告会、辩论会、演讲等活动,促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2、培育校园文化,推进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深入开展院风、教风、学风建设。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大力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院特色的“创新成风”的院风;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师师资队伍培养提高计划、方案,积极建设“善教成家”教风;要严格学生管理,特别是严格考勤、考风、考纪,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学风,努力形成勤奋学习、“修业成器”的学风。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专业技能、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要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主旋律;要深入开展“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寝室,做文明大学生”的建设实践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结合我院职业教育特点,通过办好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运动会和校园科技节贯彻学院学生素质教育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成立社团组织机构,制定大学生社团管理办法,选聘社团指导教师,大力扶持各类学生社团,鼓励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要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的新阵地。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设施建设;要确定院歌、院徽,提倡大学生牢记院训、学唱院歌、佩戴院徽,激励大学生热爱学校、刻苦学习。要加强院报、院刊、校园广播、宣传板报橱窗、等建设,发挥舆论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更大作用。

(四)身心素质教育:身体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和物质基础,是理想信念与专业技能的实际载体。

1、健康的身体。包括生理发育正常,体质健壮无病;精力充沛,耳聪目明;反应敏捷,有良好的感觉、领悟、思维、理解、应变能力。

要求:(1)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编写适合学生职业特点的校本教材。上好体育课,通过学生体育达标册,强化学生体育考核,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2)成立学院各项目运动队,带动学院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3)各系要建立适合自身特长的系运动队,促进学生体育锻炼。(4)要积极参加地方、省市组织的运动会带动学院体育活动开展,普通提高学生素质。(5)借助一年一度的学生运动会促进我院体育运动的发展。(6)继续坚持学生早操管理制度,采取各系管理办法优化早操管理,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

2、健康的心理。包括具备积极进取的心态,有明确的目标和的坚强的意志;有艰苦创业的实干作风,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情绪的能力、有优秀的个性心理,具有良好的动机、高雅的气质、广泛的兴趣、稳定的性格、鲜明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要求:(1)要举办心理素质教育讲座,要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2)要坚持开办好心理咨询工作,开设心理咨询热线。(3)建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配备专业人员,组建一支懂学生工作的心理咨询专兼职的教师队伍。(4)精心设计开展旨在培养学生合群、合作、共享为核心的“合育”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关心社会,把自己融人大集体之中,学会合作、协作,成为性格开朗,充满爱心,自信自强的人。

(五)实践能力教育: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于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院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作为检验素质教育的重要指标纳入学校的各项管理考核工作中。

要求:1、把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实训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

2、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实训教学。

3、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合学院实际开展勤工助学,为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5、服务地方经济、组织学生参加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服务社区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活动。

6、适当增加社会实践中参观考察的内容。每年选拔一定比例的学生,组织他们到革命老区、历史名胜地进行参观考察,充实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并在回校后组织召开座谈会、汇报会,以影响、带动更多的学生自发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

7、进一步完善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切实保证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工作的收益水平不低于参与教学、科研活动的收益水平。8、进一步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力度和经费投入,保证全部在校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

(六)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

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为此要求:

1、贯彻学院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改革教育方法、教学模式。(1)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平等、宽松、交流、互动的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2)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现、培植、张扬和发展。(3)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的更多实际参与体验时间,充分阅读的时间、充分质疑的时间、充分思辨的时间、充分表达的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发表见解,能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独立的感知、学习、理解、提高,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4)正确认识和使用教材。教学既要吃透大纲精神,研究教材编写的意图,又要实现对教材的合理取舍,不被教材所牵制,不把教材当作圣经,而是从培养学生能力的实际需要出发,从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确定处理教材的力度、深度、内容。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的原则,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更要创设让学生自主动手,进行实践锻炼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

3、提高学生的自我组织管理能力。逐步改革学生管理模式,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开辟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管理能力。

(七)就业能力教育

就业是高职教育的落脚点,是学院人才质量的试金石,因此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教育。具体做到:

1、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并组织好实施落实环节,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2、通过行动导向、项目驱动等教学模式的运用,开展顶岗实习、岗前培训等实践环节,缩短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和距离,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3、开设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深学生对就业形势、专业岗位需求状况以及岗位对学生的素质、技能要求的全面了解。

三、素质教育的途径、方式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力度,力争经过五年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l、提高专任教师业务水平,改善师资队伍学历结构,要采取进修、引进、外聘等多种措施,大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大力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鼓励和支持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2、建设一支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兼职教师队伍,要结合我院实际.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3、建设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又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要通过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措施,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另一方面要重视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学校在职务晋升和提高工资待遇方面,对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应予以倾斜。

(二)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1、创建学习型组织。要加强班主任业务培训,有计划地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和工作研讨会,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在条例允许范围内,调整班主任津贴,加大考核力度。

2、试行专职辅导员制,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

3、加强对专职学生管理人员的培养,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工作能力。

(三)构建平台和载体,组建学院文化艺术团体、社团组织、充分利用学院文化节、文明礼貌月、法制宣传周、心理咨询周、运动会、入学教育、新生军训、大型节日专题活动、主题班会、团日活动、专题讲座、报告会,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贯穿素质教育。

(四)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使其成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l、大力拓展以专业能力提高为目标的第二课堂,实现专业教育从课堂到课外的延伸和补充。2、以专业能力提高为核心,建立学生广泛参与的各类兴趣小组;各系各专业建设委员会要大力开拓学生专业能力提高兴趣小组,由专人负责,配备指导教师,为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就业能力搭建平台。

(五)学生处团委要以培养学生科学人文素养为目标,以学生社团为依托开展课外活动。

1、各级团组织、学生会组织要充分利用自身组织、人员优势、依托现有阵地,以素质培养统领工作思路,重新确立活动的价值观。围绕素质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开展各项活动。

2、充分发挥学生团体在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在全面加强学生团体工作管理的前提下,重点扶持一批学生团体,配备社团导师,给予资金、场地,鼓励、引导他们通过举办论坛、培训、创办刊物等形式,起到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

3、课外活动的开展要与各类年度评优的活动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共同起到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良好作用。并逐步建立健全“素质学分评价体系”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体系”,作为全院学生评优、评奖等的重要依据。

四、组织机构和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立健全素质教育的领导管理体制。学院成立素质教育领导组,全面部署和策划学院的素质教育工作,协调部门之间的关系,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了解实施情况,讨论产生的问题,研究对策和方法;对全院开展素质教育、落实《纲要》以及执行年度素质教育计划进行督导评估、检查评比、总结表彰。各系部建立素质教育工作小组,组织落实素质教育领导组安排的各项工作。

(二)转变人才质量观念,把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学生在毕业时要进行素质综合测评。

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重点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量化评价指标,引导和激励学生更好地进行素质拓展。建立平台,确定素质拓展学分,列人人才培养计划,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将素质教育考核纳入学生评优评模,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建立学生素质教育档案。

把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学生毕业要进行综合素质测评,并把测评结果与学生毕业成绩挂钩。作为学生毕业考评的重要依据。

(三)学院素质教育领导组要对各部门素质教育工作进行年度督导评估,并把素质教育列为考核各部门工作效能的重要指标。

(四)全面落实,分块实施:每学年度学院要出台年度素质教育分类专项工作计划,教务处、学生处、院团委要依据《纲要》要求制定素质教育实施计划。各系、部、班级要有学期、学年素质教育落实计划,将素质教育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各个环节。

(五)加大投入,对素质教育所涉及的设施和经费予以保障,并列入学院年度预算。

(六)要大力提倡全校所有教师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树立文化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把与文化素质相关的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中去,使专业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融为一体,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在此基础上,经过1-2年的实践,规范出一套“教师素质教育考评体系”,并把教师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实绩作为考核教师工作量和晋升职称的硬指标。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关系到学院能否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大问题。全院各个部门、全体教职员工都应该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精神、扎实稳妥的作风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并以一流的工作成绩、一流的工作效能、一流的工作作风推动我院素质教育沿着健康的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